星期一, 12月 19, 2005

自遂

與男或女嘅手作仔「自瀆」同音,過程都係一樣咁蕩氣迴腸有高潮有低潮。為咩要自遂?咁你/妳又為咩嘢自瀆吖?咪就係因為喺現實裡面得唔到滿足,咁就唯有獨自尋開心、自我慰藉一下囉。因為「自遂」同「自瀆」一樣都係自負盈虧自斟自酌兼各家自掃門前雪各自修行,外人亦不得干涉內政或侵犯主權。得道成仙成精成蟲都係睇自己造化,我奔向東時你走向西,人鬼殊途定係殊途同歸都無所謂,宣洩一下無傷大雅吖嘛。

以上一段,寫於2005年12月15日。以下,則執筆於2005年12月19日凌晨。當中,不過四日時間,卻經歷了人生中其中一種最不想面對的事。生活規律、思緒,將會一步一步失去原有秩序。現在,借《自遂》這一題目,記錄這一刻的心情。之後,《嗆喉》將暫時告一段落,不會有新的文章上線。

自我放遂,背後總有不足為外人道之理由。

我,在旁人眼裡,於工作甚至私生活上,都是一個說一不二、從不後悔,性格極為硬朗的大男人。

是,我是的。

只是旁人不曾發覺,在光芒萬丈的「愛情」底下,從大男人身上映照出的影子,是一個曾經受傷但至今依然無助的小孩。

這個小孩,曾經相戀,並認定那女孩為結婚對象。最後,小孩給丟下了。訂情戒指卻至今仍套在指頭上。

後來,小孩遇到另一個女孩。自那次給丟下了以後,終於動了真情。可是小孩清楚知道只是自己一廂情願的單相思,沒結果的。結果,他愚蠢地想,若不想再受到傷害,最好便是別讓自己有機會受傷。小孩跟那女孩子坦露了愛意,卻也同時跟她說再見。愛一個人,當她在我面前,我就想牽她的手;當她在我面前,我就想把她摟在懷裡;當她在我面前,我就想把心裡的情話告訴她。可是,就只差那麼一點點的關係未能突破,就差那麼一個身份。我不能。我想的,都不能。我跟她的距離,就是那一句老套話:「這麼近,那麼遠!」從前的傷口還在淌血,口子不能夠再給多劃一分半分了。

那個女孩很好,不願意就這樣失去一個朋友。因為在女孩眼裡,我是最疼她的、最能夠說心事的朋友。就是她沒想過有一天我會喜歡上她。我也沒有想過,卻是因為女孩一次喝醉了說的一句夢話。是我因為那一句話動情了,錯不在她。她極力挽留,我還是就這麼走了。我走了,因為不想受到傷害,卻讓她受傷了,兩個人都受傷了。

有天,我後悔了。從不後悔的我後悔了。可惜,我對女孩的傷害讓我倆不可能是朋友了。我,後悔莫及。

今天,故事即將重演。

許多年過去了,小孩長大了,就是旁人眼中性格極為硬朗的大男人。

又一個女孩出現了,一切都來的很快很快。

都是一樣的故事。

她也很好,是一個能讓彼此打開心扉誠心交往的一個精準女孩。精準,她是這樣稱呼自己的。精準,是的,她跟我一樣是一個絕不含糊、率性而為的人。

相識沒有多久,僅憑那一種同類的直覺與感應,就知道對方是可以交心的朋友。或許她未必一時三刻便清楚我的所思所想;也許是我年紀大一點吧,閱歷也多一點,我想我是更易於感應她、了解她的。

都是一樣的劇情。

她沒有想過我會喜歡她的。我也沒有想過。但是,故事還是發生了。老舊的劇情今天重新上演。

旁人眼中性格極為硬朗的大男人,回頭一望,今天跟在他身後的,還是那個曾經受傷到今天依然無助的小孩。

原來,大男人從來沒有長大過。我還是很懦弱。面對感情,還是一個小孩,怕受傷。

那些痛得叫人滴眼涙的傷痕,那種痛,太痛了,我還是很怕很怕很怕!

我不要再嚐了!

我不要再嚐了!

我將從前的故事告訴這個新的女孩。也跟她說了道別話,也跟她說了對不起。因為我跟從前一樣,還是不能承受喜歡一個人卻不能愛的那一種痛。不能愛,是因為我剛知道本來單身的她終於找到一個好男孩。那個男孩,也是我認識的。

新的女孩跟舊的女孩一樣,不想就此失去我這個朋友。數年後的今天,一樣的故事、一樣的劇情,因為一個同樣沒長大的我而又一次上演。錯的同樣不是女孩,錯的依然是我這個沒有長大的小孩。

最不巧的是,新的女孩跟舊的女孩是認識的。為什麼這樣巧合?!是天意?!因為當天的愚蠢而給我今天的報應?!因為今天我再一次的愚蠢而給我的懲罰?!

我要走了,這便是我回應本文題目的理由。對不起!別要怪我,我是活該的。

想起一首歌:

《我代你哭》

寧願擔心亦期望你多找幾個情人
別這麼愛奉獻 但求自己快樂要緊
曾經一起未留住你都清楚你為人
越傷心你越會興奮

還未答謝你 曾付出的跟你沒法比
寧願這福氣 來日全部回贈你
如果那個他不愛護你准我代你哭
因你受罪是多麼滿足
離開了你都可以代你歡笑代你哭
若痛恨誰讓我代你痛

如得不到甜言蜜語得到知己好過
若果這個是我 盡情地傾訴像最初
誰管當初是誰做錯 將悲傷交給我
為感激你曾太愛我

就算離別後我亦會痛

精準的小女孩,妳會有一天對我唱這首歌嗎?

1 Comments:

At 2:02 上午, Blogger Eunice said...

打中文對我來說是一種難度......

人,從少到大,很多時候要面對決擇.
少時,可能是選擇做功課/玩 或 買那款玩具.
大了,要做的決擇比少時更複雜,困難.
但同樣地要面對的是"放棄".

在適當的時候放棄,是一種知慧.
"退一步,海濶天空"

Eunice

 

發佈留言

<< Home